封滿樓
一名優秀的“店小二”,能夠培育出一流的人才“生態圈”,打造成強勁的發展“新引擎”。
這里是一個自由而且充滿機遇的地方。它開放包容、有朝氣、有夢想。灣區都市像一群各有故事的年輕人,希望在這里成就自我,實現夢想。
“高植梧桐才能有鳳來儀?!闭驹凇笆奈濉钡男缕瘘c,城陽區正式邁入“主城區時代”,坐擁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國創新百強區、中國百強主城區、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等眾多榮譽的城陽,正奮力打造大青島的“中央活力區”,在青島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中擔當重任。
毋庸置疑,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正是城陽區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其中人才集聚無疑是城陽區的最大發展亮點之一。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告,城陽區人口增幅為50.52%、全市第一,15-59歲人口占比68.52%、全市最高,人口活力充分顯現。
“賽事+資本”拋出橄欖枝
前不久,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選拔賽暨第六屆山東省創業大賽青島賽區選拔賽總決賽圓滿落幕。青島國際博士后創新創業園張濤博士的“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循環利用”項目,經過資格審核、商業模擬等環節的層層選拔,從近400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從總決賽中晉級,將代表青島市出戰省賽。
巧合的是,清華大學博士后張濤正是通過參加中國·山東(青島)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大賽引入青島的。
“2020年,我正在為公司場所發愁,看到了一則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的消息,而這個比賽就在家鄉青島舉辦?!睆垵龥Q定借參賽的機會,回青島看看。通過了解,青島國際博士后創新創業園為他們提供了3年免租的12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所以及400平方米的加速實驗室,還有“一站式”配套服務。這對于一個初創期的企業和團隊來說,可以說是解決了后顧之憂。
記者了解到,中國·山東(青島)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大賽目前已舉辦三屆,大賽以“博攬英才,創領未來”為主題,為博士后搭建創新創業成果展示、交流、轉化的平臺,共吸引海內外1900余名人才和團隊報名參賽,最終選出獲獎項目128個,已有57個項目落戶博士后產業園。
自2020年開始,城陽區已連續兩年舉辦新銳青島·全球高端制造創新創業大賽,圍繞城陽區高端制造領域的產業優勢與發展需求,聚焦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面向全球遴選實戰型產業高端人才,著力吸引一批“補鏈、強鏈、延鏈”項目落地城陽,助力加快形成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的互動發展格局。大賽決出的獲獎項目,最高可獲得50萬元創新創業獎勵資金,獲獎項目落地后,還享受落地孵化、辦公用房免租、創投風投跟投、人才激勵獎勵等疊加政策支持。
近年來,城陽區積極探索“以賽引才”“以賽選才”的招才路徑,除獎金和人才獎勵政策外,還為獲獎項目配套無條件落戶服務,引導各類基金、風投創投對落地項目進行投資助力。同時,城陽區打造“人才+資本”的支持模式,引進10支總規模170億元的產業基金,成立青島首支以人才冠名的人才基金,優先為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提供股權投資;設立1500萬元的科技金融專項貼息貼保扶持資金和科技金融履約助貸基金,用于拓寬人才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入駐青島國際博士后創新創業園、青島國際農業生命智慧谷等園區的人才可享受股權投資、人才貸款和費用減免等“個性化”政策支持。同時,大力鼓勵人才自主創業,創辦的小微企業最高可享受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資金,目前已向3家企業發放“人才貸”2780萬元,為諾安百特、綠天使等人才企業兌現創業貸款貼息346.08萬元,發放各類人才創業扶持資金3.62億元。
產才融合與人城相連
人才來青,如何與產業血脈相連?對一個城市來說,一時“搶人”不難,要長久留人、育人則需要夯實產業基礎。
近年來,城陽區作為融入青島主城發展的中央活力區和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大力推進與青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青島環海經濟開發區協同聯動、相互賦能、一體發展,打造“1+4”發展共同體,聚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綜合保稅業務和現代服務業,加快提高能級和體量,形成城陽區“多極”增長格局。
位于城陽區的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是我國批復建設的第一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肩負著創新驅動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支撐建設科技強國和交通強國的重要使命。中心集聚高速列車領域上、中、下游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力量,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開展高速列車領域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搭建專業化創新創業平臺,發展科技型創新創業,成為培育和吸引技術創新人才的高端人才集聚地。
為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城陽區上線“政府-企業-人才”三位一體的才飛揚招才引智云平臺,組織開展“招才引智云推介”、直播帶崗等系列活動,圍繞軌道交通、生物醫療、智能制造等城陽區產業發展重點領域,邀請了青島動車小鎮投資集團、青特集團、海利爾藥業集團、三利集團、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圍繞人才關注的企業發展、崗位情況、員工福利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推介。此外,城陽區舉辦中國·山東(青島)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大賽,設立區人才創新發展院,建成招聘服務云平臺,舉辦招才引智“全球云推介”, 推出全市首家“青年人才驛站”……
城陽區對標國內最優人才政策,出臺“人才硬核六條”舉措、十二條人才支持措施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人才最高獎勵500萬元,人才團隊項目最高5000萬元綜合資助,大幅提升引進人才的獎勵扶持力度。出臺人才分類認定辦法,對“專才”“偏才”實行一事一議認定,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認定方式,打通人才認定、引進的“中梗阻”。創新制定育才基金管理辦法,設立3000萬元資金池,引進高端人才試點采用“預撥付”扶持資金,調動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0A19207C-A630-466D-8619-958BE6D0EE8A
城陽區深化“產才融合”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聚焦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建成“城陽區創新創業陽光平臺地圖”,包含全區創新平臺101家,創業平臺38家,人才及團隊可以線上直接查詢全區平臺,助力加快人才與企業對接、與產業融合。
金牌服務筑優“棲息地”
服務和人才是相互補充、相互成就的,一方面,人才涌入能夠促進城市公共服務業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一個城市有好的安居、醫療、教育、產業,也會吸引更多人才。
日前,城陽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會客廳正式啟用,會客廳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線上以“多媒體空間”視頻形式推介城陽區招才引智政策,直觀展示招才引智云平臺功能,鏈接智聯大數據賦能,通過電子屏展示城陽區企業人才供需數據、熱招崗位情況等,為政策落實提供導向,全力幫助求職者謀崗位,為招工者找工人,為創業者搭平臺,為經濟社會發展聚人才。
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會客廳,正是城陽區發揮人才服務效能、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范本之一。
2021年,城陽區為服務全區人才戰略實施,成立青島陽光人才發展有限公司,提供人才評估、人力資源培訓、政策咨詢宣傳、政策申報兌現和高端人才獵聘服務等服務,借助青島城陽陽光創投公司資本運作的優勢,重點打造一批“資本+人才+項目”的高層次孵化載體和產業園區,從資金融通、政策引導、資源對接、股權投資等多方面推動人才創業創新,這是繼山東人才發展集團、青島人才集團成立后,較先成立的區市級國有人才公司,在推動人才產業向高端化、規?;?、一體化方向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城陽區出臺引進人才購買共有產權住房辦法,面向從院士到中專學歷等七類人才開放,人才與國有企業產權共有,企業承擔購房總價款的30%并一次性付清,不同層次人才在8年后無償獲贈30%產權,或在5-10年內回購30%的產權;集中建設和配建人才住房,同時采取棚改多余房源回購、商品住房回購、商業辦公用房改造等多種方式籌建人才住房,讓人才扎根城陽、創業無憂。截至目前,累計網簽20281套,引進高層次、高學歷人才2074人。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入選2020年度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十大基層創新案例”。
此外,城陽區聚焦人才關注的“落戶難”“入學難”“醫療保健難”等問題,出臺人才服務全程代辦幫辦實施辦法,設立人才專線和專窗,為人才免費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累計代辦幫辦2600人次。
人才葉茂 實業根深
高光的數據是城陽區優質人才服務效能、優秀營商環境的生動注腳。
“十三五”期間,城陽區人才總量持續增加,共計引進各類人才8.4萬人,其中博士層次人才643人,碩士層次人才7559人,全區各類人才總量達23.9萬人?!笆濉逼陂g,城陽區市場主體由9萬戶增加至18.2萬戶,實現翻番增長。
展望“十四五”,城陽區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處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邁入青島主城區、發力中央活力區建設的嶄新坐標方位,歷史性地迎來最重大的發展機遇、扛起最榮光的使命擔當、走進最利好的躍升時期。城陽區將提高人才服務的軟件環境,將服務做成品牌,兌現初期承諾和后續幫辦,將人才服務輻射到人才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延長和拓寬人才服務鏈,實現拴心留人;充分發揮青島國際農業生命智慧谷、全國土地數字化暨華為智慧農業物聯網產業園等平臺的政策和資源優勢,大力吸納農業領域高端人才入園創新創業。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區人才資源總量突破30萬人。
一名優秀的“店小二”,能夠培育出一流的人才“生態圈”,打造成強勁的發展“新引擎”。城陽區將深耕“智匯城陽”平臺,通過產業育才、大賽引才和服務留才,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切實解決人才面臨的“房子”“面子”“票子”“圈子”等問題,持續優化人才的創新創業生態,用“真金白銀”“真情實意”廣邀更多灣區都市“合伙人”“來城陽 才飛揚”!0A19207C-A630-466D-8619-958BE6D0EE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