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陰區國防教育委員會
強化宣傳引領,提高全民國防意識。利用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等國防教育基地,在清明節、抗戰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時間節點,開展群眾性紀念活動,緬懷革命英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利用《淮陰報》、淮陰電視臺等傳統媒體,開辟國防教育專題、專欄,突出國防法規知識宣傳,重點報道淮陰革命烈士、當代參軍入伍立功受獎人員或烈士的事跡,以身邊人身邊事感染群眾,增強他們的認同感和國防意識。利用淮陰網、“幸?;搓帯惫娞柕刃屡d媒體,定期發布國防教育公益廣告、宣傳片和宣傳用語,及時推送國防信息,不斷提升國防教育的時代性、感召力。
強化陣地建設,推進學校國防教育。打造“國防特色學?!?。以創建國防教育特色(示范)學校為抓手,帶動學校國防教育深入開展。目前全區已有國防教育特色學校6所、國防教育示范校1所、少年軍校12所。建設“國防教育課堂”。堅持理論宣傳、學科滲透、實踐體驗、行為規范相結合,出臺《關于抓好中小學國防教育與文化教學結合滲透工作的意見》,編印了《淮陰區小學(初中)國防教育校本教材》;邀請部隊官兵來校舉行軍事化升旗儀式,開設國防知識講座,組織學生走進軍營參觀見學,實地感知軍事、體驗軍營生活。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將每年10月定為中小學“國防教育月”,舉辦“我愛國防”征文比賽,組織學生軍訓,觀看革命影片,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報國情懷。
強化雙擁共建,點燃軍民愛國激情。堅持把雙擁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區四套班子領導經常走訪慰問駐區部隊、定期召開軍政座談會和議軍會議,了解駐軍需求,幫助解決問題。近年來,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用于改善駐軍生活條件,并拿出專項資金1億元,為某部修建了戰備道路。嚴格落實涉軍政策,維護軍人合法權益。及時發放各類撫恤補助金和義務兵家庭優待金,退役軍人職業培訓參訓率達93%,“雙證”(結業證、技能證)獲取率和就業率均達95%以上;組織“大走訪”活動,對困難退役軍人進行幫扶。加強擁軍環境建設,在主城區、火車站廣場設立8塊大型永久性雙擁宣傳廣告牌,建成雙擁主題公園和雙擁碑廊,進一步濃厚國防教育氛圍,使廣大市民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
(執筆:魏瀟)
(原刊發于2021年3月29日《新華日報》國防教育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