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市國防動員委員會政治動員辦公室
用政治引領強化政治站位。在強化組織領導上。始終把黨管武裝作為職責使命,確保武裝工作重要決策及時部署、重大問題及時解決;始終把強軍任務放在心中、抓在手上,做到精力不散、力度不減、方向不偏,推動黨管武裝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始終做到主要領導積極參與、主動靠前,確保人員、經費、裝備、保障“四落實”,高標準完成演訓任務。在嚴格落實制度上。堅持把黨管武裝納入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考核內容,納入市委常委會議事日程,嚴格落實國動委會、現場辦公、過“軍事日”等制度,將黨管武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在提升工作成效上。把武裝工作作為考核基層黨組織書記的“硬指標”,把民兵基層建設納入市領導掛鉤幫扶內容。組織召開各鎮(街、區)黨管武裝述職會議,推動述職對象向市直部門、規模企業延伸覆蓋,不斷提升全市各層各級“興武裝、管武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用目標引領強化工作成效。在統籌民兵隊伍建設上。圍繞“十三五”期間民兵調整改革新要求,以后備力量轉型發展為導向,按照“一隊多裝、一專多能、區域互補”的思路,編實建強應急、專業、特殊3類力量,推動實現民兵隊伍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型邁進。在強化戰備訓練水平上。統籌軍民力量運用,從嚴規范值班運行、常態備勤和應急處突制度機制,及時修訂抗洪搶險、應急維穩、保障過境等方案預案,做好隨時接受拉動的各項準備。堅持依法治訓、按綱施訓,大抓民兵骨干和應急分隊訓練,精心打造一支“建在身邊、握在手中、用在關鍵”的拳頭力量。在高效推動兵員征集上。把征集高素質兵員作為破解“征兵難、當兵冷”現象的有效舉措,提出大學生入伍“四優先”原則,著力完善各項激勵機制,較好地調動了青年獻身國防的積極性。
用責任引領強化使命擔當。在國防教育上,大力弘揚雙擁工作傳統,積極推進國防教育進黨校、軍事理論課進校園、國防法規宣傳進村(社區)3個工程,深入開展國防形勢教育,加強國防法規宣傳,濃厚擁軍尚武氛圍。在政策落實上,把落實優撫安置政策作為優先事項,嚴格落實退役軍人生活補助金、退役士兵自主就業、醫療救助等相關政策,納入財政足額發放。按照“陽光選崗、按時上崗、落實待遇、明確責任”的原則,將6家市屬企業列入政府轉業安置計劃,舉辦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落實免費技能培訓等優惠政策,為退伍軍人再就業提供有力保障。在產業融合上,將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寫入市“十三五”規劃綱要,引導民營企業進入軍工采購體系,為“民參軍”企業提供精準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同時,支持大全集團等企業加強與軍工企事業單位的交流合作,積極承接“軍轉民”做大軍民融合產業規模,開辟主導產業創新轉型的新路徑。在擁軍服務上,鞏固提升“小島城大雙擁”發展業績,確保雙擁活動月月有安排、全年無淡季。定期走訪駐揚部隊,慰問本籍新兵,鼓勵激發報國之志和家鄉情懷。加大對擁軍報國社會團體、民營企業的重點扶持力度,塑造全社會尊崇軍人、熱愛國防的濃厚氛圍。
(原刊發于2019年7月11日《新華日報》國防教育專欄,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