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婧
編者的話:“我們相信,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日臺一定會堅毅且滿懷自信地并肩持續向下一個更璀璨的50年前行……”在“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以下簡稱“日臺交流協會”)的網站上,寫有這樣“煽情”的文字。在一些日本政要鼓吹“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并不斷強化安保領域情報收集工作的背景下,“交流協會”這個1972年中日邦交正?;笕辗皆诤铣闪⒌奶厥鈾C構又沖在了前面。據日媒爆料,日本政府計劃今年夏季向“日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派遣一名現役防衛省官員?!董h球時報》記者通過梳理50年來該“交流協會”的各種小動作,發現它在日本政府和臺灣當局之間一直扮演著重要的政治角色,而日本政府借它試探中國底線的精心算計也昭然若揭。
“沒直屬名稱”的外務省機構
1972年9月29日,中日雙方簽署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實現邦交正?;?。同年12月1日,日本政府成立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該協會本部位于東京,在臺北和高雄兩地設有事務所。據《朝日新聞》的報道,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后,設立“交流協會”主要是維持同臺灣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關系,“當時顧及到中國大陸強調的非正式關系,因此機構名稱不含日本”?!敖涣鲄f會”臺北事務所位于臺北市松心區慶城街28號通泰商業大樓內,設有領事室、經濟貿易相談室、廣報文化部(相當于新聞文化中心) 等部門。十多層高的通泰大廈離日本航空公司在臺分公日本經濟新聞社臺北辦事處不遠。
“交流協會”名義上屬于民間機構,負責領事等相關業務,但其職能遠非“維持民間交流”這般單純。這從2017年1月1日,該機構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就可以看出。日本以“認知度低”為由,將機構名中加入“日本”和“臺灣”,還將日本國花櫻花和代表臺灣的梅花設計到協會標志中。這次更名被外界認為是日臺“斷交”以來雙方關系取得的最大突破。對日方在臺灣問題上采取消極舉措,中方表示強烈不滿,敦促日方不要向臺灣當局和國際社會發出錯誤信息。
日本《產經新聞》聲稱,1996年爆發的臺海危機,讓日方意識到“軍事情報搜集不足”,故2003年在“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設置“安全擔當保障主任”職位,由防衛省派遣退役少將長野陽一出任這一職位。之所以派遣退役將領,日方當時給出的理由是“雙方沒有邦交關系”?!懂a經新聞》當時的報道也宣稱,“日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據稱是為了維持民間交流,但事實上具備著“大使館”的職能。
《環球時報》記者查詢發現,“日臺交流協會”在其官網上堂而皇之地宣在沒有“外交關系”的臺灣,開展類似于“駐外公館”的業務。而在一些“臺獨”分子眼中,“日臺交流協會”.既是日臺“官方”事務的溝通平臺,又維持雙方在經貿、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本質上相當于“大使館”般的存在。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外務省、經濟產業省、警察廳、銜上保安廳等省廳均向“日臺交流所'會”檎調派遣過現役職員,但他們多以“停職”的方式調往辦公,任職期間的身份相當于外派的“民間人士”。曰本外務省派遣現役官員的操作早已持續多年,其中不乏在“日臺交流協會”和日本駐華使領館之間“互調”的情況?,F任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于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日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擔任總務部長,這段履歷讓他在臺灣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而在此前后,垂秀夫在日本駐華使館、駐香港總領事館工作過。2019年起出任臺北事務所代表的泉裕泰此前曾任日本駐華公使、駐上??傤I事等要職,也在日本駐英國使館做過參贊。
在外務省派遣的其他官員中,即使沒有在大陸的工作經驗,也不乏擔任過駐外大使等重要職位的資深外交官。如2014年至2019年任“日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的沼田干夫,上世紀70年代就在外務省工作,出任過日本駐香港副總領事、駐紐約副總領事和駐緬甸大使等要職??梢哉f,“日臺交流協會”屬于日本外務省“沒有直屬名稱”的涉臺機構?!?/p>
“官方色彩”愈發濃厚
由于日本和臺灣沒有“外交關系”,日臺之間的大小事務往往通過“曰臺交流協會”中轉。臺灣民進黨當局這些年與“日臺交流協會”互動頻繁,使該機構的地位迅速提升。隨著美日提高對臺灣的關注.程度,日本試圖為該協會增添“官方色彩”的行徑愈發不加遮掩,該協會似乎也希望在日臺之間建立“實質性關系”。
去年4月,時任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時與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聯合聲明,提及“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這是自1969年以來,日美兩國領導人首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提及臺灣。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也選擇這一時間,高調視察日本最西端、距臺灣僅110公里的與那國島上的自衛隊基地,并遠眺中國的臺灣島。幾乎是同一時期,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在推特上爆料說,臺北的“日臺交流協會”出入處掛起日本國旗?!皰炱焓录眲傔^沒幾天,民進黨籍政客鄭運鵬便在社交媒體上曬出“日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泉裕泰的名片,稱其所印頭銜為.“大使”,這讓島內綠媒一度亢奮不已,連呼“日駐臺代表名片有亮點“臺日友好有新突破”。當然,這樣的亢奮也遭到很多臺灣民眾的嘲諷,他們在相關報道后面留言說:“日本的大使館在哪?玩這樣的文字游戲就是騙吃騙喝! ”
實際上,每當島內民眾爆發對日不滿情緒時,都會把“日臺交流協會”當成出氣筒。從最近幾年往回追溯:2018年因日本右翼分子腳踹“慰安婦”像,島內統派人士在“日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門口潑漆;2005年,6名臺籍“慰安婦”到“日臺交流協會”駐地遞交抗議信,要求日本政府為其戰爭罪行正式道歉;1996年9月,有“保釣”人士為宣示主權跳入海中不幸身亡后,臺灣“保釣”團體隨后到“日臺交流協會”前為殉難者靜坐哀悼;1988年,被強行征兵參戰的臺灣原住民遺屬因對日本賠償不滿,赴“日臺交流協會”遞送請愿書;日本1982年篡改教科書中侵華史實,掩飾“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等殘暴行為,引爆臺北萬人簽名運動,名單被轉交?“日臺交流協會”……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0周年?!董h球時報》記者發現,“日臺交流協會”在其官網上堂而皇之地寫道:“2022年適逢本協會成立50周年……日本與臺灣因自然而然的互助互愛之情,串起了羨煞世界的無敵友情?!毕嚓P內容還露骨地表示,“我們相信,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日臺一定會堅毅且滿懷自信地并肩持續向下一個更璀璨的50年前行”。
日本此次放風將向“日臺交流協會”派遣防衛省現役官員,抬升“駐臺”官員級別被認為是置此前“雙方沒有邦交關系”的考量于不顧。正如日媒所披露,預計此次派遣的是防衛省“西服組(即文職)”的一名現役職員,并非海陸空自衛隊的“制服組(即武官)”職員。日媒稱,如果派遣現役“制服組”的自衛隊官員,將引起中方的強烈不滿。但有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日方人士表示,.不排除日本政府接下來向“日臺交流協會”派遣現役自衛隊武官的可能。
日本共同社客座評論員岡田充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個月美國總統拜登首次“亞洲行”時,日美領導人會談確認“日美共同應對”臺灣問題,說明曾經扮演“配角”的日本試圖出演“主角”,日本會一邊試探、觀察中國的反應,一邊考慮下一步的動作。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無論是文職還是武官,派遣防衛省的現役官員本質上就是日臺關系的升級?!遍L期關注日臺關系動向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王鍵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臺一直在水面下'搞小動作,企圖采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逐步涂濃日臺交流協會的官方色彩'?!薄?/p>
“日本不敢輕易越過紅線”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6月5日又重提“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聲稱應負起責任,與臺灣及“有志”國家加強關系,使中國大陸“放棄武力統一臺灣”。對此,王鍵認為,一些日本政要近來頻繁就涉臺事務發表言,論,表明日本對臺灣的戰略性關注愈發強化。他給《環球時報》記者舉例說,日本外務省從本年度起在亞洲大洋洲局中國?蒙古第一課內新設“戰略班”,在原有政務班和臺灣班的基礎上制定對華外交戰略。加上這次日媒放風稱防衛省要向“日臺交流協會”派駐現役文職官員,抬升“駐臺”官員等級,這些小動作都表明日本對臺戰略的做法也愈發具體。
追溯歷史,甲午海戰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澎湖列島被迫割讓予日本。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時期長達半個世紀。這段日據時期讓日本右翼勢力對寶島臺灣這塊昔日富饒的殖民地一直念念不忘。而島內的“臺獨分子中又不乏“親日“分子。
岡田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蔡英文當局向日美靠近勺會讓一些日本政客誤以為島內滋生出一種“將殖民地正當化”的情緒,而實際上,他們忘記了這樣一個現實,即日本正陷入無法停止的衰退狀態中。王鍵也表示,確實仍有部分日本人有“臺灣情結”、部分臺灣人也有“日本情結”,但當前日本涉臺動作頻頻更多原因還是為了追隨、配合美國的對臺政策,同時也為其自身謀求利益。
一位不便具名的臺海事務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民進黨當局遲早會明白,他們最后只能落個充當美日“棋子”的下場。.其實,早在2017年初島內綠營為“日臺交流協會”更名“狂歡”時,就有輿論稱,“無論改成什么名字,日本和臺灣之間不對等的狀態都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比如,美國希望日本出臺日本版“與臺灣關系法”,為向臺灣提供武器及軍事技術鋪平道路,為此還派官員秘密訪曰進行協調,但日方一直沒有落實。該專家表示,東京既想拉攏臺灣當局,又不會在重要利益上妥協,更不愿過度刺激大陸,這種對臺政策的投機性說明,日本始終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不會為了臺灣損失分毫,這種“主要靠耍嘴度子”的態度或許讓島內一些人感到“心寒”。
2019年2月,臺灣當局通過“日臺交流協會”,向曰本政府提議建立可實時交換解放軍軍機飛行情報的機制,但日方對此“避而不答”?!度毡井a經新聞》等媒體分析稱,日本政府顧慮一個中國原則,“避而不答”等同拒絕與臺灣當局交換情報的提議。
中日之間雖然因為臺海等問題遭遇波折,但日本顯然不會放棄對華關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26日在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必須和中國保持建設性關系”,“日中之間的溝通和對話很重要”。對此,王鍵表示,7月的參議院選舉將是對岸田內閣的一次考驗。在臺灣問題上,日本并不想和中國徹底“鬧翻”,不敢輕易越過紅線。因此,無論是沖在前面的“日臺交流協會”,還是隱藏于背后的日本政府與臺灣當局,妄想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圖謀注定不會得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