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天藍
上周,我與學生一起閱讀季羨林老先生的《槐花》。
先生在文中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經驗:越是看慣了的東西,便越是習焉不察,美丑都難看出?!边@是大眾共有的心理,跟我們俗話中說的“自家門前無風景”是一樣的道理。
為了讓學生能更近地體察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講完練習后,我問他們是否見過槐花,大家都搖頭說沒見過,我便請他們根據季老先生的描寫,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想象中槐花的樣子。等到大家說完,我說,其實你們都見過槐花。
“真沒見過?!彼麄償蒯斀罔F地否定。
“真的見過,因為我們的校園里就有?!?/p>
“是嗎?是嗎?”“我們學校還有這么洋氣的東西……在哪里……”我的話讓學生一下子興奮無比。也許是平時大家都習慣了對自己學校各種吐槽,以至于有的學生就連表達欣喜之情時也難掩輕嘲的語氣。
我大方地給了學生十分鐘時間,要他們根據文中的描寫和自己的想象去尋找校園里的槐花?;氐浇淌?,學生七嘴八舌,都急于把自己的所見與我分享,稚嫩的臉蛋上跳動著滿足和歡喜。
當大家都說得差不多時,劉同學慢悠悠地發言了。這個常在課堂討論中跑偏的男孩總喜歡最后發言。
“沒想到廁所邊那顆老歪樹就是槐樹,我一天去幾次廁所,都沒在意過。今天一看,我發現槐花確實挺好看,一串一串地掛著,白白的,站在樹下還能聞到香味……不過……老師,這么美的花被種在廁所邊,是不是太委屈啦?!?/p>
我們沒有繼續討論槐花是否委屈,因為閱讀這篇文章的重點是要讓學生學會發現和珍惜身邊平凡中暗藏的美好。所以,我們接著從廁所邊的槐花講到舊花壇旁的山茶花,講到坑坑洼洼的路邊的法國梧桐……平日里在大家眼中一無是處的校園、平平無奇的同學等漸漸變得美好起來。
幾天后的一個中午,我在行政樓下遇到了沈同學,她叫住我,指著身邊的另一個女孩對我說:“我正在跟我的小伙伴說,你說廁所旁邊這棵樹上一串一串的就是槐花,還能吃呢……哈哈?!闭f完,她倆羞澀地跑開了。
我停下來,抬頭往上看,同時回想那天講槐花的情景,突然就想起劉同學說的話。
“這么美的花被種在廁所邊,是不是太委屈啦?!?/p>
劉同學說的“委屈”的意思我大概能理解。人們本喜歡駐足花下,賞花色,嗅花香,流連之間毫不吝嗇地夸贊,但這一樹槐花是例外,因為廁所的存在,經過的人都是步履匆匆的,更別說抬頭一看了。甚至,它那獨有的淡淡清香也被廁所的異味輕易地抹殺,該得的贊美變成了漠視,似乎的確有些不公。
可槐樹在意這種不公了嗎?槐樹覺得委屈了嗎?我想未必。若是覺得委屈,這樹就不會一直向上生長,與足球場外邊的那幾棵一般高大,若是覺得委屈,這花就不會成串盛開,清新亮麗與別處的并無二致。
在這一點上,花要比人強。人生于世,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挫折,但人常常因為覺得遭遇不公的對待而成天抱怨,會因為情緒上的一時委屈而消極怠工,然后,事不能成,委屈更濃,抱怨更甚?;▌t不同,柔弱之身偏具堅韌品性,不論境地,只待花期,花期一到,身綻放,心芬芳。9201281F-5CBE-430A-919B-72421E0A808C